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对中国的实际关税税率提高至54%,此举引发了中共当局的强烈反应,决定自4月10日起对所有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同时还将16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并禁止其中6家企业参与与中国的进出口活动。此外,中共还对7种稀土相关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
美国总统川普在社交媒体上回应了中共的反制措施,表示中国“下错棋”,并称这种报复性关税是中共无法承受的。他重申,自己的经济政策不会改变。
台湾南华大学的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分析,尽管中共的反制措施旨在传达其不屈服的态度,但实际上受到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约。他指出,中国在内需替代方面的不足,以及出口受损后,消费与投资未能填补增长缺口的现状都使得反制效果有限。此外,中国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仍依赖进口,稀土的管制可能并不足以构成有效的筹码。
财经专家黄世聪也表示,中共的反制措施可能会导致自身受到更大的伤害,因为许多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是无法替代的,例如关键机器设备和芯片。他担心,川普可能会因此加大对中国的税收力度,从而进一步打击中国经济。
在此背景下,中共外交部在一场记者会上未对外界提出的“是否认为此次关税为中国提供了与东盟、欧盟等集团共同应对的机会”做出直接回应,而是要求美国“纠正错误”。然而,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已表示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争取实现贸易互惠,以避免高额关税。
越南工贸部呼吁川普政府暂停对越南的征税,并希望能够尽快与美国贸易代表进行沟通,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孙国祥指出,中共在号召所谓盟友方面的能力有限,除少数国家外,大多数经济体不愿意卷入中美对抗,形成反关税同盟的可能性不大。他认为,中共的反制措施短期内难以迫使美国全面让步。
黄世聪补充道,中共大规模反制美国的举动似乎带有政治意图,试图塑造其在抗美联盟中的领导地位。然而,随着各国立场的变化,如果只剩中共与美国对抗,将会对其不利。
在这场针锋相对的贸易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美国市场,中国将无法生存。随着局势的发展,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仍将面临更多挑战与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