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持续亏损,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editor

8 月 8, 2025

历史悠久的火锅连锁企业呷哺呷哺,近年来却在亏损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根据最新的半年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9亿元,同比减少18.9%。尽管如此,净亏损预计将收窄至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这似乎为其不景气的财务状况带来了一丝曙光。

呷哺呷哺在公告中指出,亏损的收窄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此外,关闭表现不佳的餐厅并集中资源开发高潜力区域的新店策略,也为业绩的改善提供了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呷哺呷哺对于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约64.1%。

然而,呷哺呷哺的财务状况依然受到减值损失的严重拖累。近年来,其因餐厅关闭及亏损所导致的减值损失,已成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2024年,该公司因这一原因的损失高达2.6亿元,而2023年的相关损失也达到了1.6亿元。

从更长的时间看,自2021年至2024年,呷哺呷哺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超过12亿元。2024年,该公司年内亏损总额达到3.98亿元,较2023年的1.9亿元进一步扩大。这些数据直观地揭示了这家老牌火锅连锁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困境。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呷哺呷哺的门店布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24年,公司关闭了219家餐厅,包括138家呷哺呷哺和73家凑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旗下餐厅总数降至957家,规模明显收缩。

呷哺集团成立于1998年,并于2014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旗下拥有呷哺呷哺、凑凑等知名火锅品牌。曾经被誉为“连锁火锅第一股”的公司,如今股价已跌至0.77港元,市值仅为8.36亿港元,与其昔日辉煌形成鲜明对比。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消费降级”和”非必要不消费”已成为常态,餐饮业也出现了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现象。专家指出,2024年餐饮市场,火锅、茶饮及烘焙店的竞争尤为惨烈,火锅店的增幅显著放缓,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也大幅减少,烘焙及茶饮的注册量同比下降约30%。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呷哺呷哺的转型之路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