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面临日益加大的下行压力,失业率也在不断上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全国失业率达到了5.4%,创下了两年来的新高,而16至24岁之间的年轻城镇劳动力失业率更是高达16.9%。在这样的背景下,官方积极推动农民工及年轻人返乡就业或创业,并不断宣传所谓的成功案例。然而,这一举措却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很多民众认为这实际上是在掩盖城市中的就业困境。
中共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在2月24日的讲话中提到,返乡创业的人数已经超过1200万,其中包括许多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和部分农民工。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位来自河南的人大代表因大学毕业后回乡养牛4000头而致富,成为了官方宣传的“成功典范”。
然而,许多网民对此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城市就业市场恶化的体现。有网友质疑:“找不到工作被迫回家,结果被统计成‘返乡创业人员’?”另一名网友则直言:“1300万人找不到工作。”尽管官方大力推广“返乡创业”,但外界普遍认为这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当前的就业难题。农村创业面临资源和市场有限的问题,缺乏可持续性;而许多返乡青年在获得稳定收入方面也面临挑战,最终可能选择重返城市打工。
与此同时,产业衰退的影响波及广泛,城市白领和农民工均受到牵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农民工总数接近3亿。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减少了1500万,主要是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基础建设项目缩减的影响。此外,2022年的疫情也导致接触性服务业需求大幅下降,许多企业裁员或停止招聘。随着2023年有1222万名应届大学生即将毕业,就业竞争愈发激烈。香港科技大学的荣休教授丁学良分析指出,中国高校生的失业人数接近3000万,实际就业率可能低于30%,远低于官方宣称的56%。
关于失业数据的真实性,人们也提出了质疑。官方数据显示2月的城镇失业率为5.4%,但其统计方法受到争议。中国统计局将每周工作1小时以上的人视为“就业”,而美国的标准是15小时,法国则为20小时。此外,农业人口并未被纳入统计范围,这可能导致官方数据低估实际失业情况。
台湾智库咨询委员陈俐甫指出,官方推动“返乡创业”实际上是在将城市的失业者重新分配到农村,从而降低失业率。他表示,这种做法如同让都市失业人口回农村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力工作,表面上看似每个人都有工作,但实际情况却是工作内容和质量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