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海南省的免税消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经济疲软导致国内游客数量大幅下降。根据海口海关的数据,前往海南的购物者在免税商品上的花费仅为309.4亿元人民币(约42.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9.3%。与此同时,前来海南的购物者数量也从2023年的675.6万人减少至568.3万人,下降幅度达到15.9%。
这一现象对国际奢侈品牌造成了严重打击。许多品牌曾寄希望于疫情后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潮,然而,随着消费的急剧下滑,品牌们在海南的布局面临困境。自2018年4月中共党魁宣布将海南打造成免税购物区以来,海南自贸港的构想愈显遥远。计划中,海南将成为一个吸引来自近60个国家的游客的免签证购物天堂,然而当前的经济数据却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加渺茫。
2024年海南的免税消费衰退,预示着到2025年将整个海南岛打造成免税购物区的计划也面临重重困难。尽管海南政府设定了8%的经济增长目标,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3.2%,远低于全国的4.6%。外资的实际使用量同比减少约20%,显示出海南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有经济学者指出,海南正逐渐沦为国内游客低消费的目的地,尽管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声称增加,但实际的资金使用大幅减少,反映出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此外,严苛的经济控制和对私营企业的压制,使得海南自贸港的名声显得徒有其表。
当局曾期望海南能够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减少他们前往日韩等国的消费流失,然而,数据显示,海南的免税消费将面临更大挑战。在“十一”假期期间,海南免税店的平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2.5%,人均消费也减少了8.9%。相比之下,海外旅游目的地中,韩国、泰国和日本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对于境外免税购物的偏好仍在增强。
总之,海南的免税消费大幅下滑,无疑让其自贸港的美好愿景蒙上阴影,未来的消费市场重建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