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席位拍卖再度流拍,市场活力引发关注

editor

7 月 22, 2025

近期,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四个交易席位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再次遭遇流拍,起拍价由最初的60万元骤降至29.55万元人民币。这已是该交易席位第九次拍卖失败,标志着中国证券行业生态的深刻变迁,也反映出市场活力不足的严峻现实。

这四个交易席位原属于珠海中业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现由四川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处置。虽然法院已作出民事裁定,将这些席位的价值抵偿给四川金租公司,但由于未办理过户登记,这些席位仍在珠海中业信托的名下。因此,竞买人一旦成功竞拍,将直接从珠海中业信托转让至其名下。

拍卖公告强调,竞买人需自行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咨询以确认其是否具备受让资格。如果因不符合资格导致无法完成过户,相关法律责任将由竞买人自行承担。根据深交所的席位管理规定,交易席位仅可在其会员之间转让,且会员需提交申请并签署转让协议。

目前,深交所共有122家会员,主要是券商和证金公司。根据规定,只有这些机构才能参与拍卖。对于券商而言,交易席位并不算稀缺资源,许多券商的席位数量甚至超过100个,满足日常交易需求。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泰证券在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交易席位分别为132个和32个,而麦高证券在两所交易所的席位数量也相对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4年,国内首次席位拍卖时,媒体曾报道云南证券公司的七个席位起拍价仅为25万元,远低于当前的市场价格。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市场的动态变化,也引发了对未来证券市场发展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