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激烈的竞争与产能过剩的局面愈发明显,众多制造商为了在这一环境中生存,纷纷展开降价大战。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共有195款车型降价,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也随之下滑。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们甚至提前一个月启动了降价策略,显示出市场竞争的紧迫感。
分析师指出,由于政府补贴将在年底到期,电动车的销量预计将会下降,尤其是小型电动汽车制造商将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目前,北京政府为电动车买家提供的2万元人民币补贴,将于12月31日结束,这使得市场更加动荡。
来自上海咨询公司索雷的高级经理埃里克‧韩表示:“所有汽车品牌都意识到,在2025年保持市场份额至关重要,价格竞争将愈加激烈。大多数公司必须通过折扣来应对这一局面。”在强烈的市场压力下,比亚迪公司决定将其海狮05混动SUV的价格下调11.5%,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促销活动将持续到1月26日。
业内人士指出,领先制造商的低价策略将促使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采取相同的措施,以避免失去客户。随着经济放缓的担忧加剧,中等收入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在提升。
瑞银的分析师巩旻曾表示,随着政府补贴的逐步取消,预计即将到来的折扣战将比今年年初更加激烈。他提到,早在今年2月份,价格战就已悄然开启,当时比亚迪几乎所有车型的价格下调了5%至20%,随后其他品牌也纷纷跟进,导致市场价格普遍下降。
根据中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至11月,降价车型的数量显著增加,超过了2022年的95款。其中,纯电动车的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而混合动力汽车的降价幅度为4.3%。这种价格战无疑压缩了制造商的利润率,今年的平均利润率降至3.3%,相比2023年的5%有所下滑。
在通用汽车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玛丽‧芭拉形容中国电动车市场是一场“逐底竞争”,并警告这种情况将会影响产品的剩余价值,损失不可能无限制地持续下去。她还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已然过度饱和,持续的价格战将使得竞争愈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