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美中两国之间的关税战再度升级。中国政府近日宣布,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将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这一决定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自9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50%额外关税的强烈反击,导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总额已经达到104%。
中国商务部表示,已就美国的这一新一轮关税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并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显示出中方在贸易摩擦中不甘示弱的态度。
在这一政策变化的影响下,许多中国电商商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江西省的一位电商卖家周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当前的营商环境已经陷入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困难时期。他指出,美国取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严重影响了数百万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电商行业的盈利模式依赖于大宗销售,新增关税使得产品出口变得愈加困难。
中共当局对此次关税升级的强硬回应并未减弱,商务部8日表示中方“必将奉陪到底”,而外交部也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电商从业者周宁担心,中国可能面临新一轮企业倒闭潮,外资和台资企业同样难以避免冲击。
从事出口制造业的陈先生表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制造业,但如今在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的剧烈变化下,制造业受损最为严重。台湾市议员苗博雅指出,中共与美国的对抗主要源于对特朗普第一任期时贸易战的应对经验,以及中共对中国人民承受力的自信。
学者蔡先生则对未来经济形势表示忧虑,认为中国的内循环经济面临失败,失去美国市场的情况下,外循环也将受到重创。他指出,普通百姓将是此次关税冲击的最大受害者。
蔡先生进一步分析,中美贸易博弈正走向前所未有的“极限对抗”,如果特朗普提出的104%关税成为现实,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给中国产业链与全球消费品市场带来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苗博雅也提到美国民众对日用品价格上涨的敏感性可能引发抗议,而中国却没有选举制度,人民的耐受性较强,这让中共在与美国的对抗中显得更加从容。中共的这种心态,反映出他们对经济压力的应对策略以及对国内民众忍耐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