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美国企业应对关税压力加速供应链多元化

editor

4 月 1, 2025

自今年1月川普总统上任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已累计达到20%。在这一背景下,众多美国公司开始积极应对额外关税带来的影响,并为未来可能的关税增加做好准备。企业一方面与中国供应商进行谈判,寻求价格降低,另一方面则开始将生产线转移,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此外,一些公司也表示,部分上涨的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

川普总统在4月2日将宣布“对等关税”,这意味着中国商品可能会面临进一步的额外关税。虽然具体的关税幅度尚未确定,但美国和中国的企业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供应链配置,以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据报道,美国家居用品零售商Williams-Sonoma的首席财务官杰夫·豪威本月向投资者透露,与供应商谈判以获得价格让步是公司的首要任务。他表示,该公司正在逐步减少中国制造商品的比例,从2018年的50%降至如今的23%。此外,Williams-Sonoma还计划扩大在美国的生产,并将部分成本上涨转嫁给客户。

在川普的政策鼓励下,许多外国企业纷纷考虑在美国本土生产,以避免受到关税的影响。好市多和沃尔玛等零售巨头也在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这一系列降价要求及生产转移的举措,显示出大公司在经历川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和COVID-19疫情后,如何增强供应链的韧性与灵活性。

众多企业表示,最新的关税政策加速了他们生产多样化的进程。家得宝的首席执行官泰德·戴克提到,过去七年来,许多供应商已经开始将部分生产迁出中国,三分之一转移到东南亚,三分之一转移到墨西哥,另外三分之一则回流到美国。

对于那些严重依赖中国制造的零售商而言,关税的压力尤为显著。例如,连锁折扣店Five Below的约60%产品来自中国。尽管该公司尽力减轻影响,仍预计今年的毛利率将下降一个百分点。其财务主管克里斯蒂·奇普曼表示,公司正在考虑与供应商重新协商价格、转移生产和提高部分店内价格。

她指出,最近宣布的关税范围和幅度都相当庞大。与此同时,中国的宠物食品制造商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表示,其在越南和柬埔寨的工厂能够完全接收美国客户的订单,并且不受关税影响。

此外,许多台湾企业也在加速生产多元化,增加在泰国和印度等国的投资。台达电子计划到2028年投资5亿美元,主要用于在泰国的建设。台达电子(泰国)的首席执行官郑安表示,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基地的多元化,并与供应商合作,鼓励在当地建立制造中心,以确保供应链的弹性。

富士康也在积极进军泰国,计划投资105亿泰铢(约合3.15亿美元),以在该国生产用于芯片制造设备的阀门和其他部件。同时,台湾的力晶积成电子制造与印度的塔塔集团合作,依靠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立了首个半导体制造厂。

在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中,美国及台湾企业正积极调整战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贸易形势和关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