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的政策实施,许多中国外贸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订单锐减和利润暴跌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临近4月2日“对等关税”政策的落地,更多企业表示无订单可做,纷纷考虑将业务迁往东南亚。
在广东,一家食品行业的企业经理深感悲观,因北美市场的关税政策,企业面临的订单损失和利润亏损已无法承受。他透露,订单量的锐减,使得总体利润同比减少超过40%。作为沃尔玛的供应商,他们的应对措施十分被动,除了在国内寻找替代客户外,别无他法。
美国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和好市多也对部分中国供应商施加了降价压力,要求其在每轮关税调整中承担10%的价格降幅,特别是在厨具和服装领域,导致供应商不得不在利润和客户关系之间艰难取舍。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外贸人士纷纷分享自己的困境。一位从事蓝牙耳机贸易的供应商表示,因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原本毛利25%的产品,成本却暴涨了34%,客户要么降价15%,要么取消订单,使得实际利润减少了18万元,订单量直接削减了一半。
此外,随着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不断上升,许多企业主感到未来的订单可持续性令人堪忧。一些抖音账号上传视频,分享了朋友们的苦恼,称从5月份开始几乎没有美国订单,许多企业甚至放弃了美国市场。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开始考虑将生产线迁往东南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东南亚的订单充足,但也面临用工成本和效率问题的挑战。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投资者在越南的投资已达到22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技术加工和制造业。
面对未来的迷茫,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采取应对措施。一些外贸公司只能依赖国内市场苦苦支撑。一位家具厂老板表示,20%的关税几乎吞噬了他们的全部利润,若转战越南,将面临设备搬迁和工人培训等高昂费用。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许多企业的生产和订单情况急剧下滑,部分工厂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放假,等待市场的回暖。外贸行业的经营者们普遍感到焦虑,未来的走势尚不明朗,市场的不确定性正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