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存款“1时代”来临

editor

4 月 18, 2025

近期,中国多家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降幅在10个基点到50个基点之间,导致多数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降至2%以下,正式迈入了“1时代”。

根据报道,平安银行在深圳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该行的存款利率已在上周进行了一次调整,现基本都降至2%以下。例如,其“平安存”产品的三年期定存年利率从2.05%降至1.65%,降低了40个基点。同时,浦发银行华南某支行的特色定期存款三年期年利率也从2.15%降至2.05%,下调了10个基点。

据不完全统计,自4月开始,包括安徽新安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武汉众邦银行等近20家银行相继下调了一部分定期存款产品的利率,主要集中在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目前,多数银行的存款产品利率已低于2%。有分析指出,银行中长期限存款利率的调整使得存款利率期限倒挂现象愈发普遍,平安银行的三年期定存年利率已低于两年期的1.70%。江西江州农商银行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其1年期、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5%、1.48%和1.47%,全线倒挂。

在其他银行中,招商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出现了五年期低于一年期的情况,目前该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为1.6%,而5年期存款利率仅为1.55%。与此同时,曾以较高存款利率著称的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也积极放弃“高息揽储”策略,兴宁珠江村镇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在4月1日起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降至1.50%、1.60%和1.55%,相比之下,甚至低于一些国有大行。

业内普遍认为,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的主要原因在于降低负债端成本。中共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2%,处于历史低位。已发布财报的20余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为1.65%,较2023年下降了19个基点。

广发证券的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指出,短期内关税政策可能对经济产生冲击,央行或将降准降息,但需关注汇率压力与长期债务利率快速下行带来的金融风险。建设银行的首席财务官柳荣预计,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幅度预计会小于去年。

在网络上,许多网友对当前存款利率的下调表达了各自的看法。有网友表示,存款期限越长,银行需支付的利息就越多,因此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是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然而,也有声音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疲软,民众消费意愿低迷,银行的降息并不会有效刺激消费。

一些网友认为,尽管降息政策频繁出台,但如果不解决民众在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他们也不会轻易将辛苦积攒的养老资金投入消费。而另一些网友则表示,外贸的持续低迷使得普通人对未来充满忧虑,消费意愿更是大打折扣。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