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宣布退市,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巨头的终结

editor

8 月 13, 2025

在8月12日晚,中国恒大集团正式宣布将于8月25日从香港交易所退市的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公告,恒大于8月8日收到了港交所的通知,原因是未能满足复牌的相关要求,且其股份自2025年7月28日起一直处于暂停交易状态。因此,港交所的上市委员会决定根据相关上市规则取消恒大的上市地位。

公告指出,最后交易日定在2025年8月22日,8月25日上午9时起,恒大股份将不再在港交所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恒大表示不会对这一决定提出复核申请。公司强调,虽然股份在最后上市日期后仍然有效,但将无法在港交所买卖,并且不再受到上市规则的约束。

自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裁定恒大清盘以来,该公司股票已停止交易。根据港交所的规定,若停牌超过18个月,上市地位将被取消。分析人士指出,恒大的退市虽然令人震惊,但在市场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这一结果在预期之中。

中国恒大集团成立于1996年,由许家印在广州创办。2004年,恒大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房地产项目,2009年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当时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的中国民营房企。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展,恒大在2016年以373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傲视行业,并跻身世界500强,创始人许家印更是以2900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首富。

然而,2020年中共当局实施的“三道红线”政策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受到严峻限制,恒大作为高杠杆、高借贷的代表也未能幸免。2021年底,恒大发生了重大财务危机,导致全球市场对中国房地产的担忧加剧。根据后续财务报告,恒大在2021年和2022年的亏损总额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达到惊人的2.4兆元,创下中国企业的最高纪录。

2024年初,恒大被法院裁定清盘,成为港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清盘案件。业内人士指出,恒大的退市对投资者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流动性消失使得股票几乎无处可卖,同时也让债权人在重组谈判中面临更大挑战。此事件不仅是恒大的悲剧,也是整个行业的警示,提醒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持续性与合规性保持高度关注。

截至恒大停牌前,其股价已跌至每股仅0.163港元,总市值缩水至21.2亿港元,令人对这家曾经的房地产巨头感到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