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未能遵循财产报告制度,于8月11日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标志着这家曾经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备受瞩目的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财务困境。根据数据显示,该公司目前拖欠供应商货款超过60亿元,频繁卷入法律纠纷,甚至面临破产重整的风险,成为行业内“举债扩张、资金链断裂”的典型案例。
合众新能源的失信身份由广州市海珠区法院确认,原因是未按执行通知书的要求履行财产报告义务。此次事件的起因源于一宗展览合同纠纷,虽然执行标的金额仅为57,594元,但这只是公司面临的法律问题的冰山一角。根据天眼查的信息,合众新能源目前涉及420起司法案件,累计金额高达2.4亿元,其中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占比超过20%。
自2024年以来,合众新能源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已累计拖欠供应商货款超过60亿元。哪咤汽车作为该公司的电动车品牌,曾在2022年以15.2万辆的年销量领先于市场对手,成为销量冠军。然而,自2023年起,该品牌的市场表现急剧下滑,经营状况日益严峻。
2025年5月,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对合众新能源进行破产审查,随后公司于6月正式启动破产程序。为寻求重生,合众新能源已经通过阿里资产平台启动重整意向投资人的预招募工作,目前已有66名意向投资人提交了预报名材料,预招募程序仍在进行中。破产重整为合众新能源提供了重新配置资源、清偿债务和恢复正常经营的机会。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重整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吸引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营复苏计划。新投资者不仅需要提供资金支持,还需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市场资源,以帮助合众新能源走出困境。
哪咤汽车的困境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举债扩张、资金链断裂”现象。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许多新能源车企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和技术挑战。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激烈的行业洗牌。据统计,2020年至2025年间,包括东风裕隆、力帆汽车等在内的超过30家车企因破产清算、股份转让等原因退出市场。同时,头部企业如比亚迪和吉利则在强势扩张中占据市场份额。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已达到64%,而排名前十五的集团销售总量则占到95.1%。
瑞银预测,到2030年,中国仅存的新能源车企将减少至10至12家,行业洗牌的趋势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