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遭遇闭店潮,战略调整引发关注

editor

8 月 22, 2025

近日,日本知名生活用品品牌无印良品在中国多个城市宣布关停门店,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这一现象从北京到上海蔓延,成为了当前零售业的一大热门话题。

在北京世茂工三商场,无印良品的闭店通知赫然贴在玻璃门上,黑色字体显示着“8月31日终止营业”,在温暖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为此,店内的当季商品正在进行6至8折的促销活动,同时推出闭店特惠,购买指定款服装可享受进一步的折扣。一位店员透露,最初这家店的盈利状况良好,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附近新店的开张,生意逐渐下滑,因此公司决定关闭这家门店。

除了世茂工三店,近期还有多家无印良品门店宣布闭店,包括位于北京国瑞城、浙江宁波海曙、上海浦江欢乐颂、上海正大乐城、济南振华、长沙泊富广场和苏州泰华等地的门店。对此,无印良品表示,这是公司对经营效率进行正常调整的结果,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必须对业绩不佳的门店进行取舍。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无印良品在华的战略调整旨在通过关闭一些低效门店来减轻财务负担,并将资源集中于那些高效能的旗舰店,逐步实现盈利优先的目标。

在中国市场,无印良品面临着价格与质量的双重挑战。尽管自2014年以来品牌已进行多次大幅度降价,部分商品降幅高达50%,消费者却普遍认为其价格依旧偏高。此外,产品质量问题频频被消费者诟病,例如不锈钢盆在短时间内出现掉漆现象。

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无印良品在过去几年中遭遇了多次行政处罚。资料显示,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因多项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处罚,最近一次因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商品而遭罚款。

尽管母公司良品计划的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9个月内,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并且在中国市场的直营店和电商渠道连续10个月录得增长,但无印良品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众多本土品牌崛起,以更具亲和力的价格和相似的风格对无印良品形成了激烈竞争。

无印良品在战略调整后,能否有效应对中国市场的竞争,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仍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