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将于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93阅兵”,被官方定调为展示国防现代化成果的重要场合。多款新式装备,包括高超声速导弹、远程打击系统及新型防空装备,预计将首次公开亮相。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此举意在通过军力秀场震慑美国及西方,但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只会促使民主同盟加快军事整合与战略反制。
大规模秀肌肉意在震慑
按照中共官媒的报道,本次阅兵将展示超过八成未曾公开的新式装备,涵盖战略打击、海空防御及网络电子战等领域。解放军东风-27导弹、地控激光防空系统被视为重要“战略信号”,目标直指美军在亚太的存在。北京学者表示,此举意在向华盛顿传递“划出红线”的信息,警告美方不得通过台湾、南海等议题“制华”。
美方反制:亚太军事合作升级
然而,中共意图震慑的动作,却往往成为美方与盟友加快整合的催化剂。美国近期在菲律宾增设军事基地,并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的联合演训。五角大楼官员指出,中共每次大规模军演与阅兵,都会被纳入威胁评估,成为推动“印太安全架构”的依据。美国智库CSIS分析称,北京的炫耀行为,只会让印太国家更坚定地与美方站在一起。
民主同盟的回应
欧洲方面,北约今年多次提及“关注中国的战略挑战”,并强化与亚太伙伴的互动。日本和韩国则在区域防务对话中,公开表态需应对“中国武力威慑”。台湾学者也指出,中共每一次阅兵与对台武力恫吓,实质上都在推动国际社会“安全联手”,让更多国家看到北京的威胁。
内外反差的困境
93阅兵表面上是自信的展示,但背后是国内经济下行与社会矛盾。分析人士指出,当政权对内依赖“强军叙事”来维系合法性时,对外则容易诉诸武力展示。然而,这种做法在国际层面并不能换来尊重,反而加剧了“中共孤立化”。
从东风导弹到高超声速装备,中共试图借93阅兵震慑美国与西方社会。但现实表明,这类炫耀只会强化民主同盟的危机感,推动更大规模的军事合作与反制。正如美国战略学者所言:“北京想通过阅兵秀肌肉来吓退对手,最终却只会让对手练得更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