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省知名民营零售企业胖东来开启了一轮招聘,计划提供900个岗位,结果却吸引了超过13万名求职者报名,竞争激烈到平均每145人争夺一个职位。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当前大陆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揭示了普通百姓在找工作时面临的重重困难。
8月23日,胖东来在许昌的“三胖店”正式启动招聘,由于报名人数众多,招聘系统一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官方数据显示,共有132,000人注册,其中83,000人完成了申请,最终仅有2,988人进入后续筛选。换句话说,便是每一百人中,连一人都未必能成功就业。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惊讶和无奈。一位网友评论道:“每周工作39个小时,月薪9,000元,连国企都没这么大方,难怪这么多人愿意去。”而另一位则表示,即使国企开出相似的薪资,实际上也只会优先考虑内部员工。
来自江西的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胖东来的高薪招聘确实引人注目。他提到:“胖东来一口气招近千人,月薪9,000元,这让许多人觉得难以置信。在如今的市场,月薪能达到这个水平实属不易,我觉得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噱头。”
此次招聘岗位包括营业员、保安、保洁、烘焙师等,特别为退伍军人和刑释人员预留了一部分名额。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回应道:“虽然我们在技术上还有不足,但我们已尽力确保招聘的公平性,请大家相信胖东来的诚意。”
河南的求职者刘木齐对此表示,胖东来所提供的薪资在普通人眼中简直是天文数字。他指出,13万人争抢900个岗位,竞争之激烈堪比公务员考试。而且,胖东来还为员工支付五险一金,整体成本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郑州富士康也因为苹果iPhone 17的量产而急需大量新员工。招聘公告显示,底薪为2,100元,加上加班费和各类津贴,三个月的收入可达19,200至23,000元,时薪最高可达26元。
在郑州航空港的招聘中心外,求职者们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龙,现场气氛热烈。工作人员透露,每天都会接待数千人面试,其中70%的应聘者是曾经在富士康工作过的回头客,而新员工大多数为18至35岁的年轻人,95%都来自河南本地。
一位来自滑县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也去富士康应聘。“我陪她排队。她已经在外打工多年,不太会做农活,听说在富士康工作三个月能赚到两万多,比在县城打零工要强得多。”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也分享了富士康内宿舍爆满的现状,有人表示:“富士康旺季三个月能赚两万,大家都挤破头去。这不是选择,而是被迫选择。”另一位网友则感叹:“找工作太难了,能进胖东来是幸运,但去富士康则是无奈。”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来自郑州的一位工人表示,尽管富士康的工作条件艰苦,但“三个月能拿到两万多,比在家闲着强。”而一位在胖东来求职未果的求职者则坦言:“虽然工资高,但名额太少,真正要找工作的多数人最终还是得去富士康。”
郑州的学者唐华分析指出,如今中国大陆的劳动力市场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另一方面高薪、稳定的岗位稀缺,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她进一步分析,胖东来的火爆招聘显示出年轻人渴望“高薪加人文关怀”的趋势,而富士康的招聘潮则反映了底层工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进入劳动强度高、流动性大的工厂。她担忧,在全球产业链转移及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大陆的就业机会将会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