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尤其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校园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曝光的多个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中,一起因供餐饭店滥用亚硝酸盐导致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案件,令公众震惊,涉案饭店负责人最终被判刑七年。
据悉,2021年3月,侯某与某小学签订了供餐协议,由其经营的饭店负责为学生提供午餐。然而,在同年4月8日,侯某在提供给学生的排骨中违规使用了禁止的亚硝酸盐。最终,这一行为导致56名学生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需送医救治。经过检测,食用的排骨、排骨汤及呕吐物均含有亚硝酸盐,其中排骨汤的亚硝酸盐含量更是高达1,396毫克/千克。侯某因此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与此同时,另一起案件也在同一天被判决。食材供应商罗某为牟利,使用鸭肉卷冒充肥牛卷向学校食堂供货,最终被裁定为销售伪劣产品,判刑七个月并罚款10万元。罗某在2020年至2021年间,以低价采购鸭肉卷后,以高价出售给某大学餐厅,涉案金额超过12万元,令人震惊。
此外,公职人员施某因擅自改换营养餐食材而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施某负责用财政补贴改善学生营养餐,却将鸡腿替换为更便宜的鸡翅根,并通过虚开发票非法占有专项资金54.7万元,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9月12日,广东汕尾的华美实验学校也发生了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家长们纷纷表示,学校未明确告知食物中毒的情况,只是让家长们接回身体不适的孩子。经过确认,多名学生在学校用餐后出现了肠胃不适,当前仍有部分学生在医院观察。
类似的事件在全国各地频发,沈阳师范大学的新学期开学后,也有家长和学生因食堂饭菜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而前往医院就医。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校园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家长们对于食堂食品的安全性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每位学生的健康,也关系到家庭的信任与社会的稳定。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监管,确保学生享有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