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就要开了。按过去的惯例,这种会议大多会讨论党建、人事或者治国方针。但这次很不一样——官方说要提前研究「十五五规划」,也就是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急?
经济压力让当局坐不住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日子不好过。房市不景气、就业压力大,物价不涨反跌,很多人感受到「钱难挣,生活紧巴巴」。再加上外部的贸易战、关税战,出口也不好做。普通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工作机会少了,收入没涨,花钱还得精打细算。
在这种情况下,当局把四中全会的重心放在经济规划上,看起来是想给社会打个「定心丸」。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光靠写计划书,能不能解决眼下的困难,还是个问号。
政治考量背后的用意
除了经济问题,最近大家也看到不少新闻:一些省里的高官下台了,军队里也有将领被查。党内整顿很厉害,权力格局在动荡。外头国际环境紧张,里头又有人事风波,当局在这个时候把「五年规划」提前上马,很大程度上是想稳住局面。
更明显的是,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还通过了一个新条例,强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这句话其实透露出一个意思:以后党内就是一个声音,权力会更加集中。
老百姓的真实困惑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家最关心的不是政治口号,而是能不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孩子教育负担能不能轻一点、房贷车贷还得上不上。可是现在的会议,更多是在谈「长远规划」,却没有直接回应民众的切身困难。
很多人担心,这次四中全会更多是政治优先,经济只是摆在台面上的理由。五年规划听起来很大气,但如果没有真正落在改善民生上,老百姓还是难以感受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