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再曝财务造假丑闻 多家上市公司遭“戴帽”ST处理

editor

9 月 24, 2025

近年来,A股市场频繁爆出财务造假丑闻,许多上市公司因虚增营收和虚假披露等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惩罚。复旦复华、绝味食品、思科瑞和创意信息四家公司近期因财务造假被监管部门处罚,预计将在下周正式被实施“其它风险警示”,即将更名为“ST”公司。

复旦复华的造假金额尤为惊人。官方公告显示,该公司在2019年、2020年和2023年的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累计少计营收超过5324万元,并虚增利润总额8106万元。这一系列违规行为使得公司面临400万元的罚款,同时多名责任人也遭到警告和罚款。根据安排,该公司股票将于9月22日停牌,9月23日起更名为“ST复华”,并将面临日涨跌幅调整为5%的限制。

思科瑞同样因财务造假被查处。该公司在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996万元和利润总额700万元,最终被罚款200万元,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罚。其股票自9月23日起将变更为“ST思科瑞”,交易将受到特别限制。

绝味食品的违规行为时间跨度更为广泛。该公司在2017年至2021年间连续五年未如实确认加盟店的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最终被罚款400万元,相关责任人同样受到处罚。公司股票将于9月23日起更名为“ST绝味”。

创意信息的财务造假手法则更为复杂。该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期间,在不具备控制权的情况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近3.94亿元。因存在重大虚假记载,该公司也被处罚,其股票自9月23日起更名为“ST创意”。

除了上述四家公司,近期还有多起严重财务造假案件进入退市程序。深圳广道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T广道)将成为北交所首个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个股,该公司自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14亿元,造假比例高达90%以上。近日,其实际控制人及多名董监高人员被实施市场禁入。

央企控股的大唐高鸿也已被启动强制退市程序。该公司自2015年至2023年连续9年虚构贸易业务,累计虚增营收近198亿元,并在非公开发行股票时使用虚假财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公司面临1.6亿元的罚款,多名高管遭受重罚及市场禁入。

公开数据显示,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率持续上升。2024年已报告61起财务造假案件,同比增加17%,处罚数量已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