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开展“清朗行动”引发网络热议:民众对负面情绪的反击

editor

9 月 28, 2025

近日,中共网信办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这一举措立即引发了网络上的广泛嘲讽和质疑。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以及房地产市场崩溃等严峻挑战,民众的信心已然丧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官方最害怕的正是那些能够引发共鸣的抱怨与“唱衰”声音,而这种共鸣的扩散无疑令中共倍感恐惧。

根据中共网信办的公告,此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将集中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全面排查热门话题、排行榜、推荐内容、弹幕及评论等环节,旨在整治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挑动群体间极端对立情绪、恶意传播虚假信息,以及宣扬恐慌焦虑等。

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讨论。许多网民认为,该行动将“躺平”和“摆烂”文化视为负能量,意图全面封杀。在中共的高压环境下,连自嘲的空间都被压缩,几乎所有热门社交平台都难逃一劫。根据网信办的说法,散布有关经济、金融和社会福利的负面消息被视为“造谣”,这意味着房价下跌和失业现象都不能被提及,甚至对物价的抱怨也可能被视为恶意传播。

对于官方所称的“营造更加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不少网民则表示,这实际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代名词。有网友甚至调侃称,网信办这一行动让人感觉中国经济即将“腾飞”,经过整治后,网络舆论将变得异常乐观,充斥着“遥遥领先”“稳中向好”等口号。

针对网信办指责的“恶意解读社会现象”现象,时政博主“袁成”认为,官方的目标是直接打击年轻人流行的自我调侃文化,包括对内卷和拼搏的无奈。经济的疲软、失业的增加以及高房价等现实问题让年轻人感到绝望,然而一旦他们在网络上发出抱怨,便会被贴上“唱衰经济”的标签。在官方眼中,社交媒体上的任何矛盾讨论都被视为挑动群体之间的对立。

“袁成”指出,年轻人对未来的失望与焦虑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躺平与摆烂不过是对现实无奈的反映。官方的禁言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令年轻人在网络中感到无所适从。随着时间推移,社交媒体将变成一片假装和平的虚假世界,反映出人们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他进一步分析称,表面上网信办打着“清朗”的旗号整治负能量,但实际目的是掐断社会对矛盾的讨论。经济的持续下滑和社会的信任危机让年轻人失去了希望,最真实的声音一旦被压制,便成了官方最害怕的“唱衰”信号。通过这一系列的封杀措施,官方企图控制民众的情绪,然而这并不会改变现实,反而可能激发更多的反抗和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