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中全会日程确定,内斗与人事变动引发关注

在中共内部斗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9月29日召开会议,确定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在10月20日至23日于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备受外界瞩目,特别是被清洗的高层势力的处理结果,以及习近平政权的稳定性。

据港媒报道,去年11月落马的前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已被免去中央军委委员职务,其罪行预计将在近期公布。四中全会将可能确认政治局对苗华开除党籍的决定。此外,已被罢免的前武警司令员王春宁及前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张林的党籍剥夺也将在会议上得到确认。

时事评论员岳山指出,尽管中共官方声称四中全会将讨论《十五五规划建议》,但这实际上只是掩饰政权危机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会议前后可能会宣布对习近平亲信的最终处理结果,以及对习近平自身权威的影响。例如,苗华案的曝光似乎没有悬念,开除党籍和军籍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岳山还提到,何卫东的案件是否会公布仍不明朗,毕竟他已失踪较长时间,处理情况与苗华不同。如果四中全会未提及何卫东,可能表明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仍在持续,局势未明。

此外,岳山提到还有其他将领可能被处理,尽管传闻的名单众多,但并不会全部公开。因这些将领多为习近平所提拔,处理结果必将对中共官场产生深远影响。

时政评论人士陈破空分析了四中全会的几大看点。首先,习近平是否会放弃其三个职务中的一个或多个,甚至退出政治局常委,这将影响他在党内的地位。其次,政治局现有24人中缺少女性成员,何卫东的事件使得人数进一步减少,政治局需要补充新成员。

第三,中共中央军委也急需补充人员,现有七名委员中已有三名缺席。最后,国务院的国务委员中也缺少两名,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的空缺也将成为讨论的重点。

陈破空认为,此次四中全会表面上看似在讨论经济社会问题,其实最大的焦点在于高层人事变动。若习近平选择“让权不让位”,依然占据重要位置,表明他对权力的渴望。然而,随着其健康状况的下降,长久执政的可能性正逐渐降低。会议是否会提出习近平的接班人选,如丁薛祥、胡春华或陈吉宁,将是下一步的重要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