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外交角力中,美国新任驻香港澳门总领事伊珠丽(Julie Eadeh)刚上任便遭遇中共的强硬态度,引发了美国国务院的强烈反击。周四(10月2日),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在回应中方对伊珠丽的言论时强调,“美国外交官代表着国家,肩负着在全球推进美国利益的重任,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外交官的普遍职责。”
事件的起因是中共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崔建春于9月30日与伊珠丽会面,并提出所谓的“四不”要求,其中包括“不见不该见的人”。伊珠丽在8月底到任,接替了7月离任的前总领事梅儒瑞。然而,香港政府迟迟未能正式承认她的驻港身份,直到9月26日才在官方公告中确认,拖延时间远超以往任何驻港总领事。
伊珠丽在履新后曾举办两场上任酒会,邀请香港各界代表参与。然而,尽管美方未对出席者身份进行公开披露,亲中媒体《大公报》和《文汇报》却连日发文抨击,指责她与前香港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及前民主党主席刘慧卿会面,并对美国官员进行不实报道。中共港澳办甚至在官方网站上转发了相关文章。
其中一篇报道称,伊珠丽被视为“颜色革命推手”,指她在2019年担任驻港总领馆政治主管期间与学生领袖接触。刘慧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活动照片显示,除了她和伊珠丽,现场还有其他建制派官员的身影,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关注。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熟悉中共内部动态的人士认为,北京对伊珠丽的任命感到不满,并将其视为“颠覆专家”,对其在港的各项活动保持高度警惕。
资深媒体人李锦洪在节目中指出,虽然香港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实际情况依然紧张,尤其是《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案的判决临近。此次中美交锋的背景恰逢两国关系的敏感时期,时任总统川普正在寻求与北京达成重大贸易协议,并计划于本月底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韩国举行会晤。
另一位媒体人梁家权也提到,尽管伊珠丽在上任酒会上邀请了香港政府的高层及立法会议员,但实际上并无人出席,显示出当前的紧张气氛。此事件不仅体现了中美两国在外交上的摩擦,也反映出香港在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