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产业洗牌潮:数百万车主面临售后困境

editor

10 月 25, 2025

近年来,中国电动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导致多个汽车制造商如威马和哪咤相继倒闭,给数以百万计的车主带来了巨大的售后困扰。根据公开数据,2018年中国市场上曾有超过487家电动车制造商,而到2023年底,能正常运营的企业已不足40家。

随着这些企业的退出,原本由它们承担的售后责任转变为车主们的沉重负担。许多车主发现,他们的新能源车如今成为了“绝版车”,不仅保修变得无从保障,维修配件也变得难以找到,甚至连车险都难以续保。

温州市民姚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于2019年购入的威马新能源汽车,因该品牌于2023年破产,售后服务随之消失,导致他面临诸多维修问题。他的车辆出现了电池故障、中控显示器失灵等问题,而原本承诺的质保如同空中楼阁。姚先生无奈之下只能寻求外部维修,但因为价格高昂且难以根治问题,令他感到无比沮丧。

另一位车主张磊在2020年购买的威马EX6因销量不高,导致配件稀缺,维修困难。他甚至不得不通过二手平台寻找拆车零件,面对复杂的电机等核心部件的维修,他只能自学成“半个修理工”,并与车友们分享维修经验和配件信息。

与此同时,车主们在投保方面也遭遇困境。台州的王女士尝试向多家保险公司询问车损险的投保,但大多未能给出明确答复。有的公司甚至表示,只有在提高保费或降低保额的情况下才可能承保。王女士感到,如果没有商业险,自己的车辆将处于“裸奔”状态,不敢上路。

保险行业从业者李华透露,车企倒闭后,维修链断裂,导致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的理赔风险,因此会对这些企业的评分进行调低,影响投保申请的通过率。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供应商应保证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及售后服务,但目前的实情却是经销商退网、车企清算,车主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电动车产业的洗牌潮中,消费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