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市场“房票”政策引发热议,购房者面临新困境

editor

11 月 5, 2025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价暴跌的消息不断传出,尤其在经济重镇上海,其房地产市场同样遭遇困境。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压力,上海市中心近期推出了一项名为“房票”的安置政策,业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再度印证了上海房地产销售的困难。

“房票”制度最早于去年在上海的郊区试点,包括金山、青浦、嘉定等地。这项政策为动迁户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除了传统的实物安置和现金补偿外,他们还可以获得一张具有特定金额和使用条件的购房代金券。近期,浦东区正在酝酿类似政策,而率先在市中心实施的则是徐汇区的“房票奖励”。在徐汇区江南新村的旧改方案中,正式引入了这一政策,标志着其向市中心推广的开始。

徐汇的“房票”政策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适用范围更广,既可用于全市的新房和二手房购买,且购买时间可追溯至今年1月22日。此政策本质上是一种购房补贴机制,旨在鼓励动迁户将补偿金用于购房,而非闲置现金。

对此,上海的财经博主“梅大师”表示,这一政策再次表明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陷入了低迷。他分析,目前许多动迁户在拿到现金后,选择“持币观望”,期待房价进一步下跌,从而形成了负向的“螺旋式下跌”循环。房票政策的推出,意在打破这一循环,迫使资金回流楼市。

然而,房票政策并未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可。吴女士引用朋友的观点,认为房票制度是对个人财产的“无形控制”,限制了动迁户自由支配资金的权利。与现金安置不同,房票只能用于购房,无法满足租房、移民或其它投资的需求。此外,房票通常设有一两年的购买期限,过期则作废,这无疑加大了购房者的消费压力。

另外,房票在实际应用中也引发了家庭间的矛盾。彭先生的案例显示,购房后被迫搬离市区,给习惯了市区生活的他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同时,在多个继承人的家庭中,如何分配房票所购房产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甚至可能引发法律诉讼。

面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房价下跌的双重压力,不少动迁户感到无奈。吴女士表示,当前的政策导致了上海社会结构的改变,许多本地居民被迫迁往郊区,成为了被“抛弃”的一族。

与此同时,开发商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中介王先生透露,当前市场上新房降价已成常态,许多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甚至放弃了部分利润。房地产市场的“只涨不跌”神话已经破灭,购房者不再将购房视为投资,而是更多地关注居住需求。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官方政策的刺激似乎难以奏效。无论是出台新政还是调整限购措施,房价再度上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据市场观察,尽管官方统计显示房价小幅下跌,但某些地区的跌幅却高达40%以上,显示出市场的真实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房价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购房者和开发商都在思考如何在这场市场变革中寻找到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