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习会后中美关系微调,关键议题仍待解

editor

11 月 1, 2025

在韩国釜山的一场重要会晤中,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30日上午进行了深入的会谈。此次交流的核心围绕贸易、关税以及芬太尼和稀土等问题展开。尽管双方在一些议题上显示出松动的迹象,但关于台湾和人权等敏感话题却未被提及。

川普在“空军一号”上向媒体透露,双方在多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虽然并未正式签署贸易协议,但他表示相关协议将在不久后达成,且没有太多障碍。根据川普的说法,中国愿意解决芬太尼问题,并计划将针对中国商品的20%芬太尼相关关税削减至10%。此外,中国承诺将购买大量大豆等农产品,同时推迟一年实施稀土出口管制。而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也将由57%下调至47%。

在这次会谈中,关于TikTok的收购交易以及中共的人权问题并未成为讨论的焦点。川普指出,台湾问题从未被提及,显示出双方在此议题上的避而不谈。而与此同时,川普还透露,中国将增加对美国的投资,并计划互访以加强双方联系。

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在“空军一号”的讲话中提到,美国也将推迟对中国造船业的调查。川普在社交平台上进一步表示,中国同意开始购买美国能源的计划。

虽然会谈涉及了乌克兰问题和朝鲜半岛无核化,但具体的共识仍未明确。会后,中共商务部介绍了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磋商中达成的成果,包括美方对中24%关税的继续暂停一年,以及中国暂停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一年承诺。

专家分析认为,此次会晤在表面上展现了一种稳定的气氛,可能为美中贸易战提供了一个短暂的缓冲期。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的苏紫云指出,双方实际上是在挂免战牌,试图在低成本的议题上达成妥协,而核心战略问题则被拖延。他表示,北京希望在必要时将稀土作为筹码,而西方国家则在加速摆脱对中共的依赖。

南华大学的孙国祥则指出,此次会谈结果符合中共的“缓兵之计”逻辑,旨在通过在关税和农产品等软议题上的让步,换取一定的喘息空间。他强调,虽然川普表面乐观,但实际上这更像是阶段性的止血,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此外,川普的简报中提到与习近平讨论了英伟达芯片对华销售的事宜,但他澄清会谈并未涉及最新的Blackwell芯片。这一问题的讨论显示出美国对中共获得先进科技的警惕。

在会谈中,川普与习近平互相称赞,营造出友好的气氛。孙国祥分析认为,这种互相吹捧的现象虽然表面上是礼节,但实际上各有需求。苏紫云则指出,川普并不会真正中计,尤其是在他突然下令重启核武测试的背景下。

总的来看,此次川习会虽然在气氛上表现友好,但在根本矛盾上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意识形态及地缘战略依然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双方在战略上均在拖延,未来的谈判重心仍可能随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