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逐步放开,许多地方曾推出生育奖励和补贴,以支持二孩和三孩家庭。然而,近期多地却相继暂停甚至收回这些补贴,令许多家庭感到失望。
在安徽六安,11月5日,一位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申请的二孩补贴被临时叫停。原本应发放的补贴款项未能到账,反而接到当地卫健委的通知,称全省范围内的二孩补贴将被追回,已发放的部分将从育儿津贴中扣除,未发放的则直接截回。这一消息引发了六安、蚌埠、滁州、淮南等地的网民纷纷反映类似遭遇,许多人表示地方政府在执行新生育政策时,补贴的发放出现了停滞现象。
据了解,这类补贴金额一般为数千元人民币,原本是为了鼓励生育而设立的。一位网民提到,自己所在地区突然停止发放的二胎补贴金额为2,000元,政府表示这是“省里的命令”,而已发放的部分也需被追回。
河南郑州的一位刚退休公务员刘女士则表示,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非常紧张,根本无法兑现对生育家庭的奖励。她指出:“现在政府哪有钱啊?连环保工人的工资都欠了几个月,很多区政府都在借钱发工资。这些奖励只是走个形式,口号喊得高,实际根本落不了地。”她补充说,不仅郑州如此,其他城市也面临相似的困境。
山东临沂的访民黄女士对此感同身受,她的朋友在申请补贴后也遭遇了政府的突然取消。她表示:“我们都感到失望。打电话去问,只说‘等等再说’,也没有明确的答复。”
早在今年7月28日,官方媒体曾报道中共出台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2023年1月1日起,对0至3岁婴幼儿每孩每年发放3,600元的育儿补贴,所有孩子均可申领。然而,清华大学的社会学者李佳指出,地方与国家补贴政策的衔接存在困难,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压力。他表示,部分省市早前设立的二孩和三孩奖励金标准高于国家新制度,导致地方财政负担加重,未能及时调整,最终导致补贴被撤回。
李佳认为,地方政府官员为了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往往会提前表态,但当财政状况紧张时,往往会将政策一笔勾销,甚至连已发放的补贴也要追回。
为了应对出生率下降,中共政府近年来陆续放宽了二孩和三孩政策,并推出了多项鼓励措施。然而,记者采访广东与山东的多位网民时,他们几乎一致表示:“我们这里没听说有人拿到二孩奖励,不管是一千还是几千块,都是空头支票。”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口政策研究者指出,补贴项目一旦暂停或取消,将削弱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效力。他表示:“政府要求鼓励生育,但财政支持缩水,家庭对政策的信任会下降,这不仅削弱政府公信力,也容易引发社会不满。”
截至目前,安徽六安及其他地区政府尚未对外说明追回补贴的具体依据。评论人士认为,此次政策收缩预示着地方财政对人口政策支持力度的下降,未来类似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