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行业的繁荣与困境: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editor

11 月 8, 2025

在中国,律师行业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看似繁荣但实则内卷严重的变革。在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这一行业正面临着众多挑战与不平衡的生态。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6胡润智榜·大中华区卓越推荐律所TOP100》,截至2025年11月1日,中国律师事务所的数量达到4.5万家,律师人数也从2015年的29.7万猛增至83万,增长幅度近1.8倍。然而,与此数据背后的繁荣相对的,是律师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和职业生存压力。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许多顶尖律所如金杜、国浩和中伦等为沪深300指数中的186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所服务企业总市值接近40万亿元,占该指数整体市值的63.64%。尽管市场看似活跃,但证据显示,许多律师在这一繁荣表象下却经历着收入下降和工作压力上升的真实困境。

深圳的律师张茂荣提到,2025年前十个月,主动注销律师证的人数已达1221人,预计年底将近1500人,占该市专职律师总数的5.6%。这种现象反映出许多新入行律师因对行业的理想化认识与现实的艰难处境之间的巨大反差,选择退出。

一些律师表示,行业竞争激烈,收入微薄,个人的心理状态也随之恶化。以一位在北方小城市开业的律师为例,他过去五年的收入总和甚至比以前一年的收入还少,尽管案子不少,却因收不到代理费而感到无奈。而在深圳,一名年轻律师因接不到案子,最终选择转行做法务,维持生计的案例并非个例。

在这种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律师行业的生存状况愈发令人堪忧。博主Fairice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律师行业崩了”,许多原本身穿西装、出入高档写字楼的法律精英,如今为生计发愁。有些人甚至通过写诗或跑步自我调节,更多的则选择默默注销执照,转而从事送外卖或直播等其他职业。

有律师指出,行业的繁荣更多体现在数据层面,真正的个体体验却是收入下降和生存压力加大。随着律师人数的激增,优质案源却集中在少数资源丰富的律所手中,普通律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

在此背景下,许多律师开始质疑这一职业的未来,甚至考虑转行。江苏苏州的一位资深律师坦言,竞争过于激烈,导致自己在工作中失去了乐趣,甚至出现焦虑症状。

这场看似繁荣的律师行业,实则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与挣扎。在经济环境和司法体系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律师感受到的并非行业的繁荣,而是生存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