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无理由退货”政策引发商家困境,巨型吊牌和密码锁成新对策

editor

11 月 13, 2025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的普及,部分消费者开始频繁利用这一条款进行“薅羊毛”,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尤其在“双十一”即将到来之际,商家们为了防止被顾客“蹭穿”,纷纷采取新措施,例如在衣物上挂上“巨型吊牌”或安装“密码锁”,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冲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公开数据显示,电商女装的退货率高达50%至60%,而某些直播销售的退货率甚至超过80%。其中,许多退货并非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是顾客在试穿几天后,以“无理由退货”的方式进行退款,给商家造成了严重损失。

面对愈发离谱的退货率,一些商家不得不采取物理限制手段,以降低恶意退货的发生率。例如,北京的一位服装商家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表示出于无奈,他们选择在衣物的拉链上挂上一把显眼的密码锁,以防顾客利用平台政策“蹭穿”衣服。该商家表示:“衣服上挂把锁出门,大多数人应该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吧。”密码锁并不影响试穿,顾客确认收货后会告知密码,商家则会直接将锁送给顾客。

另一位商家透露,去年因顾客穿过并退回的衣物,令他们损失了数千元人民币,而今年同样出现了类似情况,退回的衣物上还散发着洗衣液的味道。

事实上,利用平台政策进行“薅羊毛”的现象屡见不鲜,给商家带来了惨重的经济损失。今年4月底,沈阳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有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运动会后以“质量问题”为由集体退货,导致店主损失至少8000元。

广州的一位女装电商经营者李女士向媒体表示,去年双十一期间,她们备货500万元,但最终退货量接近400万元,仅运费险赔付就花费了12万元,很多退回的衣物都有明显的穿着痕迹,根本无法再次销售,直接亏损超过80万元。

即使是一些知名品牌也面临类似问题。某大型网销企业的负责人张先生透露,该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但净利润仅为两三百万。他指出,单是处理退货所需的仓储、分拣、清洗和修复费用,每年就要花费近千万,加上平台佣金和推广成本,利润几乎被压缩得无影无踪。

尽管损失惨重,商家维权的举证流程复杂,取证难度大,很多商家只能忍气吞声,承受“哑巴亏”。根据报道,部分承受不起的商家无奈退出市场,甚至出现欠款“跑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