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温峥嵘揭露AI仿冒带货事件:信任与利益的碰撞

editor

11 月 15, 2025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利用AI深度合成知名人物的换脸换声视频层出不穷,给公众人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演员温峥嵘近日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曾在凌晨拍完戏后,偶然发现有直播间使用AI技术仿冒她的形象进行带货。她试图质问对方,但却被无情地拉黑,这让她感到无奈和愤怒。

根据官方媒体的报道,许多直播间中出现的“温峥嵘”并非她本人,而是通过AI合成制作的虚假直播。这些内容包含盗播和录播的过往片段,温峥嵘对此表示深感困扰。她指出:“其实这些产品我们根本就没有推荐过,也没有卖过。”她提到,早在4月份,就有消息称她出现在多个直播间,尽管妆发不同、产品各异,却说着同样的话。

温峥嵘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忧,认为粉丝因为对她的信任而去下单购买,这些直播间通过AI技术制造混淆,让她“很难证明自己就是自己”。对此,相关平台在11月5日发布了处理信息,称通过专项治理,已下架了超过一万条与温峥嵘相关的仿冒侵权视频,并对37个违规账号进行了处罚。

然而,温峥嵘并非唯一的受害者。早在8月份,有报道指出,某社交平台上有博主利用AI仿冒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声音来销售土鸡蛋,甚至孙颖莎、王楚钦的声音也被克隆,误导了许多消费者。此外,还有博主利用AI技术仿冒演员靳东等人的声音进行24小时语音直播。

近年来,中共政府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部分商家开始利用AI手段“蹭流量带货”。影视演员、运动员、主持人以及学者等公众人物因其影响力和粉丝基础而成为盗用的重点对象,导致AI带货模式频频被不法商家利用,层出不穷。

在网络平台上,用户可以轻易找到大量AI工具及相关教程,AI技术的滥用已形成了一条“侵权、欺诈、牟利”的黑色产业链。温峥嵘的团队早在年前就已开始整理证据,并向不法商家发出律师函。一些粉丝表示,他们每天都在举报与温峥嵘相关的直播间,但却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新账号。

此外,一些盗播账号通过“镜像翻转”、“画中画遮挡”等技术来规避平台的AI识别,还利用更换IP地址、虚拟定位和修改设备ID等手段轻松绕过封禁措施。专业律师分析指出,这些盗播行为往往跨平台传播,各个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互不共享,使得完整的侵权链条很难追踪。

在这场AI技术与信任之间的较量中,公众人物的权益亟待保护,社会各界也应对这一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