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红人司马南因涉嫌偷税漏税事件引发热议。北京税务部门于3月21日通报,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和虚假申报等手段,总计少缴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达462.43万元。此外,他所控股的影视策划中心也因违规操作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税务部门依法追缴其应缴税款及滞纳金,总额达926.94万元。
事件的曝光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媒体对司马南的“爱国斗士”形象进行了猛烈批评,公众也开始反思其所谓的“爱国”立场。司马南在回应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称与某MCN机构合作多年,获得了六百多万元的酬金,但却面临高达九百多万元的罚款。他声称是因为MCN公司未代缴税款,导致他被罚,并表示曾多次要求获取税票,却未意识到其重要性。
然而,质疑声不断。批评者指出,司马南的辩解无法解释官方通报中提到的隐匿收入和虚假申报的情况。同时,他并未透露负责代缴税款的MCN公司名称。此外,与司马南合作的MCN公司——四月华文(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对此事予以否认,表示司马南实际掌握了全部收益,MCN公司无力代扣个税。
知名网络大V王小东透露,与司马南合作的MCN公司老板曾向他表示,司马南坚持拿走所有收益,导致MCN公司无法代扣税款。他指出,司马南的收入确实很高,达到了缴纳个税的标准,但由于其拒绝让MCN代扣,最终导致了当前的麻烦。
在此事件中,业界也纷纷发出疑问:为何司马南与MCN公司之间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以明确收益分配和税务代缴的责任?据分析,正常情况下,MCN公司与大V之间会有正式的合同来确保双方权益,而司马南却未能做到这一点,这让人感到不解。
此外,司马南名下的几家公司均注册在享有税收优惠的地区,但若企业未在当地实际运营却利用政策进行财务操作,可能涉及到偷税漏税的法律风险。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公众对网络红人们的税务透明度和责任意识的关注度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