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失业潮下的中国:年轻人闲散,老人忙碌,婚姻危机加剧

editor

4 月 1, 2025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失业率不断攀升,社会现象日益怪异。年轻人越来越懒散,老年人却变得异常忙碌,结婚的人数锐减,而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似乎都陷入了“疯狂”的境地。人们在勤奋寻找工作的同时,面临着失业后无以为继的困境。

近日,一则幽默的网络段子引起热议,形象地描绘了不同职业在经济压力下的“表演”。无论是修车工、餐饮从业者,还是网约车司机,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现状的不满。有人在大喊“来修车呀,老挣钱了”,有人苦笑着面对没有生意的空档期,甚至有外卖员自嘲“怎么会有人来开网约车”。这些看似夸张的表演,实则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在武汉市的龙阳大道,凌晨三点钟,寻找工作的农民工早已聚集在此。这里是求职者的集散地,住宿费仅20元,早餐更是便宜至2元。然而,来到城市务工的多是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一方面为了家庭的温饱,另一方面却在城市中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许多老人为了供养孩子或偿还房贷而不得不拼命工作。

老张(化名)就是其中一员,他带着100元来到北京,试图通过日结工来赚取生计。然而,虽然他曾是一名兵士,后来却因炒股失败而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住房。经过13天的努力,他依然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面对低薪的保安和外卖行业,他感到无比绝望,承认“外卖彻底废了”。在北京找工作难度加大,其他地方的就业形势更是严峻。

与此同时,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开始接受啃老和躺平的生活方式。虽然官方数据显示青年失业率接近20%,但一些学者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峻,甚至高达46.5%。在一些地方,大学生为了获得毕业证而在实习工厂混日子,实际上却依然处于失业状态。

另一方面,老年人则因养老政策的延迟退休而变得愈发忙碌。许多70岁以上的老人仍在为家庭的生计而努力工作,甚至出现了“66岁奶奶为儿子还债”的现象。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使得结婚生子的愿望渐行渐远。

根据官方统计,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骤降至610.6万对,较2023年减少20.5%,为四十五年来的新低。性别结构失衡也被认为是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适婚男性的数量远超女性,使得许多男性在婚姻市场中处于劣势。

离婚率的上升同样引发关注,因失业而导致的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中年男性中间。许多家庭因经济压力而崩溃,生活的重担使得结婚和生子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网友们纷纷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困境让人无从应对,年轻人选择的不再是奔向未来,而是躲避责任与压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应对生活的重压。在经济动荡与社会变迁中,未来的路将如何走,仍然是人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