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两蒋日记新公开 揭示西安事变与抗日历程的历史细节

editor

4 月 2, 2025

中华民国国史馆于3月31日发布了第五批两蒋日记的数位档案,向公众开放使用。这批资料包含《蒋中正日记》和《蒋经国日记》的珍贵内容,展现了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细节。

根据国史馆的说明,这批日记资料主要涵盖了1934年至1937年间的《蒋中正日记》原本1卷和抄本4卷,共计1,648件、2,732个数位档,以及《蒋经国日记》1945年至1946年间的原本1卷和抄本6卷,整理完成的数量为950件、1,733个数位档。这些档案自2023年9月从美国史丹佛大学回到台湾后,国史馆便开始依照年代顺序进行整理与数字化,尽快向外界提供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日记中的细节不仅记录了个人生活,也反映了国家历史的重要时刻。例如,《蒋中正日记》中提到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与杨虎城对蒋中正施加压力,要求他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立即展开抗日措施。宋美龄在张学良和宋子文的陪同下前往西安进行营救,蒋中正在日记中深情回忆这一幕,写道:“贤妻忽于下午四时余飞到西安营救,相见时悲痛不可名状。”

随着事件的发展,蒋中正的日记记录了对日抗战的准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中正迅速作出反应,记录下了对倭寇挑衅的应对措施,他写道:“倭寇在卢沟桥挑衅,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并展现了他对抗日战争的坚定决心。

在1945年,随着美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战争即将结束。《蒋经国日记》中提到,在中苏谈判期间,他得知日本即将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并表现出对母亲毛福梅在战争中遇难的深切怀念。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追念我母罹难血债尚未清算,此心惨痛,将永铭心版,毕生不忘。”

这批日记的公开,不仅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让后人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两蒋时代的决策过程与历史背景。国史馆表示,未来将持续定期对外公开更多历史档案,以促进公众对国家历史的理解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