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中,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透露,其收入增长面临放缓的挑战。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加强了库存管理,以应对飞天茅台的价格波动。这一策略的实施标志着茅台首次减少了基酒的生产量。
根据报告,贵州茅台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08.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1%。尽管这一增幅依然可观,但相较于2023年和2022年分别18%和17%的增长率,明显放缓。净收入同样增长15%,达860亿元。展望未来,茅台在2025年的收入目标设定为约9%的增长。
长期以来,茅台酒被视为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指标。然而,近年来,伴随通货紧缩的压力,茅台的零售业绩受到了显著影响。彭博社的报道指出,受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影响,高端烈酒的需求出现了下滑,导致飞天茅台的销售情况不如预期。
据行业数据提供商今日酒家提供的信息,2023年底,飞天茅台的批发价格从1月份发布时的2,950元降至2,315元,降幅超过20%。为应对批发价格的下滑,茅台采取了限制供应等措施,希望能够稳定市场。
花旗集团的研究报告显示,茅台自2014年以来首次削减了2%的基酒产量,以应对价格波动。尽管茅台的盈利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批发价格波动的影响,因为其以固定价格向分销商出售,但批发价格的疲弱仍然对公司股价造成了压力,2024年期间股价下跌超过10%。
此外,路透社的报道指出,券商和公司高管的估计显示,贵州茅台在过去十年中生产的库存中,至少有50%未被消费,而是被作为库存持有,通常被视为另类投资。一些分析师警告,大规模的库存抛售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茅台的市场和股价。瑞银研究预测,到2025年中期,飞天茅台的市场价格可能会降至2,000元人民币以下。
从去年开始,中国白酒市场持续低迷,连传统的销售旺季如中秋节和春节的业绩也未能达到预期。甚至在春节过后,市场还出现了零售价格低于出厂价格的现象,多家酒企不得不采取停止供货的“休克疗法”来稳定市场价格。
在茅台镇,昔日繁荣的广告牌已然稀疏,街道两旁的酒铺也显得冷清。据报道,茅台镇周边70%的产能已停产,30%以上的招商经理转行寻找其他职业,甚至有不少人转行做网约车司机。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当前白酒市场的严峻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