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殡仪馆火化师:在生与死的交界处坚守的职业

editor

4 月 4, 2025

在河南郑州市的一座殡仪馆,火化师的工作是一个鲜为人知却又不可或缺的职业。两位从业者,王立创和王同辉,分享了他们在这个行业中的真实感受与经历。王立创已经在这一行工作了12年,他回忆起刚入行时的恐惧与不安,尤其是面对首次火化遗体的情景,令人心生畏惧。

王立创的职业生涯始于火化炉的维修工作,经过两年的磨练,他终于转为正式的火化师。最初的一个星期,他几乎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直到老前辈拉着他投入到工作中。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包括处理遗体、核实身份,并在家属最后告别后,将遗体送至火化炉。点火后,王立创仔细观察火化过程,调控风力与火力,确保遗体在高温下顺利转化为灰烬。

另一位火化师王同辉则提到,他刚入行时,面对将遗体从地下室送往火化间的长长传送带,心中总是感到恐惧。每当风吹动覆盖在遗体上的布料,他都觉得那是遗体在动,心中不免忐忑。尽管如此,经过两个月的适应,他也逐渐习惯了这份工作。

在工作高峰期,王立创表示,他们一天最多需火化超过60具遗体。工作时间虽然固定,但下班时间常常无法预测,最晚需工作至晚上七点。完成火化后,他们还需进行炉台清扫和工具整理,以确保第二天的正常运作。火化时,遗体因油脂燃烧而发出的“刺啦刺啦”声响,至今仍让王立创感到不适,尽管他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多年。

火化后的骨灰通常在500克左右,具体情况还取决于遗体的体型和存放条件。长时间的存放会降低成灰率,导致损耗加大。此外,火化产生的气味也极为刺鼻,混杂着烧焦肉类和油脂的味道,让人难以适应。

尽管这份工作十分重要,但火化师的职业常常不被外界理解。王立创坦言,身边的人对他们的工作存在诸多误解,很多人只是通过猜测来了解这一行业。他自己在与人交谈时,往往只简单提到自己在民政局工作,而不愿透露更多。王同辉则表示,他至今未告诉父母自己从事这一行业,担心他们无法接受。

在一次购买净水机的经历中,王同辉被要求填写工作单位,他简单写下“民政局”,却因销售人员的追问感到为难。在提及殡葬行业时,他无奈地发现,社会对于这一领域依然存在偏见与忌讳。即使是在朋友间,王立创也很少谈及自己的职业,生怕因此让家人承受异样的目光。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辛酸的行业中,火化师们用自己的默默付出,诠释着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他们在生与死的交界处,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尽管外界的理解与支持依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