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中美贸易关系中,紧张局势再度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将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紧接着,中国政府于4月4日傍晚做出回应,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起,将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同样加征34%的关税。这一系列的举动引发了分析人士的广泛关注,认为这场关税战可能导致两国经济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让中国经济面临回到改革开放前的局面。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的整体进口额约为2.7万亿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进口大约占6%,约合1620亿美元。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涉及棉花、玉米、大豆、原油、飞机及半导体等关键商品。时事评论员李林指出,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关税提升是全球性的,或为各国提供了谈判的机会。然而,中国的迅速反制表面上显得坚定,但实际上可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后果。
中国政府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在世贸组织中对美国的关税措施提出诉讼。此外,中国海关也暂停了6家美国企业的产品进口资质。专家分析认为,由于中方在面子问题上十分看重,可能会导致其反制措施受到美国同等报复的风险。
美国财政部长在近期接受采访时确认,新的关税将增加到现有的20%基础税率之上,使得实际税率达到54%。尽管特朗普对关税政策的调整持开放态度,但在短期内似乎不会进行改变。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对中国的高关税是出于保护敏感行业的战略目标,谈判的门槛因此大幅提高。
分析人士警告,当前的关税战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导致其产业链收缩,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率甚至可能跌破4%。4月3日,特朗普关税政策消息传出后,A股与港股市场同步下跌,市场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短期内波动加剧。
综合各方观点,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经济摩擦仍在加剧,而未来几个月内的局势发展将对两国及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