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美国政府于4月8日宣布,将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关税税率从34%大幅提升至84%。紧接着,中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4月9日发布公告,决定从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50%的关税,使总税率再次上升至84%。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川普宣布,中国商品的关税将提高至125%,并立即生效。
川普在讲话中提到,虽然全球超过75个国家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没有对美国采取任何报复措施,但他仍然选择不对这些国家实施对等关税,给予90天的缓冲期,仅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他指出,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缺乏诚信,因此美国将对其商品施加最高达125%的关税。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台湾商人张姓人士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表示深切忧虑。他指出,中国每年从对美贸易中获利超过3000亿美元,如果这一出口收入大幅减少,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依赖对美出口的工厂将面临倒闭潮,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失业问题,工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金融体系也将面临债务风险。他进一步分析,失业人口的增加将进一步打击内需,形成恶性循环。
张姓商人表示,消费市场本已低迷,如今在出口型产业倒闭的压力下,消费状况将更加恶化。他认为,尽管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刺激消费来弥补出口损失,但效果有限,预计2025年中国的GDP增长将至少减半。
在浙江,一位内销厂商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由于外贸企业缺乏订单,许多原材料制造商转向内销,导致内卷现象愈演愈烈。该厂商表示,所有参与内销的企业都在不断竞争,最终可能会导致普遍破产。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是对中国的直接打击,也是在向其他国家发出警告。时事评论人士蔡慎坤认为,尽管美国表面上是针对多个国家征税,但其主要目标依然是中国,意在重塑全球贸易秩序并迫使中国重新进行谈判。
蔡慎坤分析指出,习近平政府并未打算退让。在其看来,中国拥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且依靠低成本和低人权的优势维持经济运转。他认为,中国的极权体制使得人民更易于管理,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能维持社会稳定,而西方国家则面临民意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商人张胜其表示,美国将关税提高至125%并非其真正底牌,而是一种震慑性措施,意在促使中国重新评估其贸易政策。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未来的经济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