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企业苦撑内需转型

editor

4 月 14, 2025

随着美中关税战的不断升级,双方互增关税的幅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5%和125%。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国内经济循环,并将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然而,许多企业主对此表示担忧,认为依赖海外订单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转向内需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亏损。

在4月9日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中共总理李强重申了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然而,面对外贸出口受阻的现实,政府已动员零售企业将外贸产品转向内销。尽管如此,中国经济近两年的下行趋势和民众消费能力的降低,使得内需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一位名为“鼎弘冰雪运动曹总”的企业主在近期发布的视频中透露,由于客户要求,他已开始在越南筹备工厂,以便享受更低的关税政策。他指出,越南与美国的谈判可能会使得其成为外贸订单的新基地。“如果我们在越南建立工厂,许多大品牌都会将订单转移给我们。”

曹总强调,中国的滑雪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艰难境地,他认为中共政府的报复性关税政策使得中国企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他担忧,恶性竞争将导致民营企业与外贸型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他还提到,转向内销的企业同样受到影响,许多依赖外贸的内销企业,如纸箱生产商,也面临巨大压力。“外贸订单支撑着内销需求,失去外贸,内销必然也会受到波及。”

尽管政府希望通过内需来刺激经济,曹总却指出,国内市场的过剩现象让内销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他表示,许多内销企业的亏损情况不容忽视,单靠内销难以维持生存。

他预测,随着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许多企业将在年末面临倒闭的风险。他注意到,招工变得相对容易,厂房租金也大幅下降,从以前的每平方米21元降至10元以下,反映出市场的低迷。

在这一背景下,多位业内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指出美中关税战的后果将是中国外贸企业无可避免地转向内销,而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一位南京的金融博主警告,外贸企业的降产与裁员将导致大量失业,内需市场也将因过剩的生产能力而陷入困境。

东莞的一名工厂从业者则指出,关税战的最大受害者或许正是他们所在的工厂,外贸企业转向内销的趋势势必将使得国内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