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4日至18日访问了东南亚的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此次出行,马来西亚的安保措施升级,警方封锁了吉隆坡的多条道路,并动员了大约378名警察以确保安全。据悉,习近平的座驾此次将是装备有特殊装甲的红旗N701轿车,其防护能力甚至能够抵挡手榴弹的攻击。
在马来西亚的访问前,马新社等当地媒体开始播放中共央视制作的宣传节目,旨在美化习近平的形象。马来西亚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员,依赖中共的投资,但由于部分中国企业在当地的项目遭遇困境,民众对中共的态度显得复杂。
习近平的此行早在关税战之前就已被提及,马国首相安华曾表示,习近平将带着庞大的商业代表团,旨在为马来西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此行可能是为了拉拢东南亚国家共同应对美国的压力。台湾经济学者认为,马国首相原本期待中共的慷慨,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中共的求助。
尽管习近平的出访安排高度保密,但警方的反恐措施和巡逻显示出此次访问的紧张气氛。当地媒体报道,警方使用了全频无线电干扰车,对习近平的座驾进行全程护送。与此同时,有关习近平的安全措施引发了当地民众的不满,他们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安保与动员过于奢华。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对此表示批评,认为其他外国领导人访问马来西亚时并未采取如此极端的安保措施。这与习近平自上任以来所倡导的“轻车简从”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他在实际行动中与言辞的矛盾。
习近平的出行不仅是外交活动,也是其个人安全考量的体现。据报道,习近平对古老预言中关于政变和暗杀的恐惧,可能影响了他在出访时采取的高安全措施。这种担忧与他执政期间的表现密切相关,他的每一次出行都伴随着大量的安保和准备,显示出他对自身安全的高度重视。
总的来说,习近平的东南亚之行在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既是寻求合作的努力,也是他对内外压力的回应,社会对于这一系列行为的反应将持续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