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回落至八年前,业主面临巨大亏损

editor

4 月 6, 2025

近年来,中国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价格已降至八年前的水平,许多房主在贷款压力下不得不以亏损的方式出售房产。此消息在4月16日迅速登上了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报道,在广州天河公园、越秀区黄花岗、淘金、环市路和建设大马路等地,曾经备受追捧的热门小区如牛奶厂和珠江新城的二手房价格大幅下跌,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例如,户主赵伟(化名)在3月份将他三年前以较高价格购入的房子出售,最终亏损近300万元。

在越秀区的一套近80平方米的两房,3月份以300万的价格成交,前业主三个月前则以450万元挂牌出售,最终不得不接受了近三分之一的降价。此现象在市场上并不罕见,许多二手房的成交价已降至2017年和2018年的水平。某中介负责人李扬(化名)表示,“只要价格降到位,成交还是相对容易的”,但他也警告市场仍有继续下探的可能。

在深圳,罗湖区的雍翠华府同样经历了价格的剧烈波动。一套68平方米的低层两房在2018年4月以每平方米52,381元成交,而今年3月,类似户型的中楼层成交单价仅为40,585元,每平方米价格下降了上万元。

根据房研报的统计,2024年7月的二手房均价已降至每平方米5.9万元,跌幅达到37.3%,回到了2016年8月的价格。而从2023年10月起,北京的房价开始下滑,2024年7月的二手房成交价约为每平方米5.4万元,与2016年7月相当,短短一年内跌幅超过25%。例如,海淀区某知名小区的100平方米房屋,从2023年上半年的1000万元成交价降至2024年底的750万元,几乎回到了八年前的水平。

在武汉,二手房价同样表现疲软,新房价格已连续下跌八个月,二手房价格也经历了十次环比下跌,同比下滑24次,降幅不断扩大。房研报指出,挂牌房源数量大增,卖家为了促销不得不频繁降价,然而成交依旧艰难,许多房源长时间无人问津。

随着二手房价的持续下跌,市场观望情绪加剧。房研报表示,这一趋势导致售房者的资产缩水,而购房者则因担心未来房价可能继续下滑而不敢出手。这种心理令双方在谈判中难以达成一致,进一步影响了交易的顺利进行。

一些网友对此表达了担忧。有用户评论道:“无论是刚需族还是有钱人,现在购房大概率在一年后面临10%以上的亏损,未来几年都可能持续这种亏损。”另一位评论者则指出:“房地产市场严重过剩,房价普遍与收入不匹配,未来五到十年将以阴跌为主,二手房流动性难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