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川普和国务卿卢比奥于4月18日发出强硬表态,表示如果俄乌冲突在短期内没有明显进展,美国将考虑停止对这一问题的调停。川普强调,美国希望俄乌能尽快达成协议,但若无实质进展,放弃调停将成为唯一选择。卢比奥补充道,美国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天内确认停战是否有实质性进展,若没有,美国将被迫退出调停。
在过去几周,美国政府内部的讨论显示,俄乌快速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正变得愈加渺茫。三位欧洲外交官对此表示,卢比奥的发言反映了白宫对俄罗斯不愿结束战争的愤怒。与此同时,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则表示,尽管和平协议已有所进展,但与美国的分歧依然显著,俄罗斯愿意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与美国进行对话。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一位美国官员透露,美俄双方将于下周在伦敦重启会谈,乌克兰方面也准备在海陆空领域实现至少30天的全面停火。尽管川普曾在竞选期间承诺会在上任后立即结束俄乌战争,但随着局势的复杂化,他的立场也逐渐软化,暗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达成停战协议。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4月17日指出,中共正在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令乌克兰倍感失望。他强调,乌方掌握的情报显示中方不仅在向俄方供应火炮与火药,甚至有中方人员在俄罗斯境内协助制造武器。对此,中共外交部迅速回应,否认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并表示中方一直在推动俄乌和谈。
不久后,乌克兰当局宣布对三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理由是它们涉嫌为俄罗斯生产伊斯坎德尔导弹。这一决定突显了乌克兰在面对国际支持与内部矛盾间的摇摆不定。
另一方面,习近平于4月14日至18日展开了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国事访问,试图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以共同抵御美国的贸易压力。然而,尽管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这次访问似乎成效甚微。越南总理范明政在习近平离开后立即公开表态,强调越南与美国之间的“独特纽带”,显示出对中共的态度并未如习近平所愿。
在中国内部,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导致就业市场出现崩溃迹象。疫情后的经济衰退、房地产业崩盘及外资撤离,使得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许多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求职,但面临的就业竞争却异常激烈。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欲回国的留学生人数较去年增加了7%,但大部分人却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出现博士生送外卖、研究生做服务员的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企成为留学生的新选择,然而由于招录门槛高,许多无关系的求职者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专家警告,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中国的就业市场将更加竞争激烈,留学生们在回国求职前需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审慎选择职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