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导致全国4419家4S店相继退出,4S店网络总数首次出现负增长,令人震惊。作为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销售店,4S店的困境反映了行业的严峻现实。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但作为汽车流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经销商却因价格战和新能源转型导致的渠道变革而面临严重挑战。终端价格的倒挂现象普遍存在,利润空间急剧压缩,导致经销商在销量增加的同时,反而面临更大的亏损,市场暴雷和退网潮贯穿全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降至32,878家,较上一年减少2.7%,这是近四年来首次出现缩水现象。统计显示,共有4419家4S店退出市场,其中93%为传统燃油车品牌的4S店。品牌分析显示,自主品牌占比约65%,合资品牌约占29%,豪华品牌仅占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指出,2024年汽车市场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同城同品牌间的竞争加剧,使得部分门店在竞争中被淘汰,这也是4S店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头部4S集团的财务数据来看,行业的惨烈状况愈发清晰。数据显示,已经公布财报的七家大型上市4S集团中,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已成为普遍现象。其中,中升集团以1681亿元的营收位居行业首位,永达汽车也超过500亿元,尽管五家营收超过百亿的公司均出现了同比下降,美东汽车和新丰泰的降幅更是超过20%。
在净利润方面,仅有中升和永达两家保持盈利,而美东汽车的亏损额高达22.6亿元,转亏的4S集团增加至三家,其中美东汽车和新丰泰的降幅分别高达1548%和1875%,五家公司的亏损总计超过43亿元。尽管新车销售历来是4S集团的重要营收来源,但去年各大公司的新车业务普遍遭遇重大亏损,新车营收下滑幅度均在20%以上。
在这场价格战的重压下,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汽车经销商亟需寻找新的出路以应对行业的变革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