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兴公司DeepSeek一度因其创新技术而备受关注,但随着负面新闻的不断增多,其声誉正面临严峻考验。在多国政府的禁用之下,DeepSeek在国内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尤其是有人借助其技术生成虚假信息,导致股市操控现象频频出现。
2月21日,润建股份再次发布澄清公告,强调未与DeepSeek签署任何服务合作协议。这一声明标志着近一周内,已有多达12家A股上市公司相继发布类似澄清,涉及四川金顶、禾盛新材、兴通股份等多家公司。这些公告的频繁发布,显然是为了应对市场上盛传的与DeepSeek合作的假信息。
根据最新报道,这些虚假信息的制造手法颇为复杂。不同于以往在社交媒体和股吧上发布的传言,如今的造假者利用DeepSeek本身生成误导性信息。他们先在其他平台发布与DeepSeek合作的虚假消息,接着再通过DeepSeek生成错误的回应,然后再将这些信息大肆传播。
在一些股吧中,股民们常常将DeepSeek生成的回答界面截图视为可靠信息。当股民询问DeepSeek是否与某公司合作时,系统的肯定回答往往促使他们跟风买入,导致股价快速上涨。例如,自2月17日起,四川金顶的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累计上涨幅度达46.41%,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仅为0.12%。
财经专家指出,这种市场操控手法与传统的“黑嘴”操作无异,利用虚假信息制造市场波动,吸引散户资金进入后迅速撤离获利。DeepSeek的用户协议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生成的回答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并不构成专业建议。然而,专家认为,随着AI技术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应用,市场操纵行为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未来可能会更加复杂。
与此同时,中共政府似乎将DeepSeek的推广视为一项政治任务,多个地区政府已接入该应用。深圳市福田区在2月18日首次推出70名“AI公务员”,声称将显著提升办事效率,但这一举动引发网民热议,担忧公务员可能面临失业风险。
目前,已有超过15家央企和国企与DeepSeek展开合作,涉及通信、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中共官媒《经济日报》报道称,DeepSeek的优化模型架构能够推动AI技术变革,使其从“奢侈品”转变为“日用品”,并希望让AI技术惠及全民。
台湾大学电机系教授对DeepSeek的背景表示担忧,认为其迅速崛起背后可能有国家支持的因素。DeepSeek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引起警觉,也令国际社会对其产生高度关注。2月17日,韩国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第二个全面禁止下载DeepSeek应用的国家,因其涉嫌将用户信息转交给字节跳动,违反当地数据保护法规。
多国对DeepSeek的管控措施也在逐渐升级。美国海军和德克萨斯州政府机构已禁止使用DeepSeek,台湾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也禁止政府机构使用该应用,而澳大利亚则要求从政府设备中删除DeepSeek,法国和爱尔兰则要求对其数据处理问题进行解释。
面对各国的警惕与禁令,DeepSeek的未来发展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