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机场折射中国经济困境:国际游客稀少 航空公司连年亏损

editor

4 月 30, 2025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机场逐渐变得冷清,仿佛被遗忘的空城。多个博主和网友纷纷上传视频,展示了曾经熙熙攘攘的机场如今的惨淡景象。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的候机楼空荡荡,免税店几乎全部关闭,令不少人感到震惊。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新疆地窝堡机场,空无一人的候机室更是让人心生寒意。尽管有网友指出,部分航班仍在运营,但国际出发区域的冷清状态似乎在预示着航空业的困境。许多网友感慨,如今的机场经济萧条,令人堪忧。

与此同时,中国的航空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最近发布的财报显示,连续第五年亏损,损失额触目惊心。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相继公布了2024年的亏损数据,显示出行业的低迷状态。尽管国内航空运力已超过疫情前水平,但国际航班的恢复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全球其他地区。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消费降级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在美中贸易摩擦的影响下,纷纷削减旅游和交通支出。与此同时,多国航空公司暂停或取消与中国之间的航线,形成了一场“停飞潮”。例如,维珍航空、文莱王家航空等多家国际航空公司均暂停了与中国的航班,这进一步加剧了航空业的困境。

虽然中共政府试图通过扩大免签政策来吸引外国游客,但效果微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外国人出入境的总人数仅为2694万次,远低于2019年的9767.5万次。即便如此,外国游客对于中国的安全、支付和法律透明度等问题仍然心存疑虑,这无疑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出行意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航空公司和国际机场不仅面临客流减少的困扰,同时也在新机场建设方面投入巨额资金,这种“劳民伤财”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未来,中国的航空业能否走出低谷,重拾昔日的繁荣,依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