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网络流量的统计数据显示,中文网络公司的影响力似乎仅限于国内市场,而中文在整个互联网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3%。专家指出,这一现象的背后,主要是由于中共政府对信息的严格管控,导致国内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严重匮乏,且往往依赖于中共提供的片面信息。
在一篇引发广泛讨论的文章中,微信公众号“科学与真相”对比了中英文内容在互联网中的差异,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每个中国网民实际上都生活在经过多重审查的“楚门世界”中。他们所接触到的所谓“海量信息”,不过是浩瀚知识海洋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尽管这篇文章迅速遭到微信平台的删除,但其内容仍被中国数字时代的404文库保存。
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日,全球前十大流量平台分别是谷歌、油管、脸书、Instagram等,而百度虽然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国际影响力却十分有限。数据显示,英语世界创造的互联网内容占全球的60%,而中文信息的贡献仅为1.3%。维基百科作为全球最大的知识共享平台,其英文词条数量是中文版的15倍之多。
文章进一步指出,当全球网民在使用谷歌搜索知识、在油管观看视频、在脸书分享生活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却被限制在由百度、淘宝和微信构成的数字孤岛中。虽然看似辉煌的流量数据背后,实际上却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的结构性危机,过度依赖封闭市场的现象使得中国互联网缺乏真正的全球竞争力。
独立学者吴祚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文信息在国际互联网中的占比极小,主要原因包括英语文明的主流地位和中共政府的打压与审查。多年来,中文资源在全球文明中的贡献持续萎缩,尤其在中共政府通过防火墙屏蔽互联网的情况下,国内信息的匮乏显得尤为严重。
他指出,二战以来,英语文明主导了全球文化,任何国家若想融入主流,都必须将其语言翻译成英文。相比之下,中文在古代文献及现代创作中与英语的总量差异显著。此外,尽管中国曾一度开放互联网,但中共政府迅速通过防火墙进行限制,导致许多中国人在国际互联网上发表的内容难以被检索到。
吴祚来分享了自己在博客中国发表数百万字博客的经历,称大部分内容已被删除。他认为,中文内容本就稀少,且因中共的审查和封锁,中文在全球互联网中的贡献变得更加微薄。
同时,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提到,海归中可能存在间谍,表明中国企业家的开放心态正在减弱。吴祚来表示,防火墙和信息封闭的状态不仅阻碍了文化交流,还导致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扭曲,形成了对中共提供的信息的依赖。
在社交平台Reddit上,网友们对此表示悲观,认为这种“墙”已深入到中国人的思维中,影响了信息的自由流通。拆墙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刘栋玲指出,中共通过建立数字高墙,限制了人们获取多元信息的机会,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言论自由,也阻碍了文化的交流与知识的分享。
她呼吁,从家庭层面开始帮助孩子获取更广泛的信息,打破中共所设立的“防火墙”,为中国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自由的信息环境。
吴祚来最后分析称,中共在贸易上不敢脱钩,但在信息上却主动与世界隔绝。尽管中国曾承诺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互联网文化领域,但实际情况却是防火墙越来越高,信息的封闭状态依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