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113亿元不良债权集中转让,法拍市场面临接盘难题

editor

6 月 19, 2025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涉房不良资产持续涌入法拍市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近日,恒大集团旗下的12家子公司共计113亿元的不良债权被集中挂牌转让,显示出行业的深度调整。尽管资产供给量增加,然而,接盘方却寥寥无几,许多拍品和债权包屡次流拍。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恒大集团的这12笔不良资产涉及北京、广州、天津、成都、郑州和南昌等多个城市,抵押物包括土地、在建工程及房产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恒大系”项目的资产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仍在正常销售中,而有的则是尚未完工的项目用地,甚至包括位于村镇的闲置土地。

此次集中转让是恒大自陷入债务危机以来规模较大的债权挂牌处置。与此同时,另一项信息显示,福晟前滩钱隆广场项目的14亿元债权也将被处置,此项目在2023年和2024年两度法拍均遭流拍,持有人为长城资产上海市分公司。

随着大陆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众多企业纷纷出现债务违约,导致大量涉房资产被强制执行拍卖。尽管以房产和土地为核心抵押物的不良债权包不断增加,但市场上的接盘方却依旧稀少。一些原本被寄予厚望、欲打造“地标级”建筑的项目,现在也因开发企业的债务危机急于寻找买家。

此外,伴随失业率上升与居民收入减少,个人按揭贷款和经营性贷款领域出现了不少断供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涉房不良资产的供给压力。具体案例显示,法拍资产的去化依然面临挑战。例如,位于福清市东瀚镇的恒大御景半岛在建项目,预计将于7月5日开拍,但目前仍无人报名。该项目自2021年7月停工,评估价为2.287亿元,起拍价为1.6亿元。

同时,南京“钱宝系”旗下核心资产的处置速度也在加快,江北福中智慧城与裕廊腾飞产业园的起拍总价为10.6亿元,预计于7月9日开拍,但截至目前同样无人报名。

根据中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自2020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每年处置不良资产的规模均在3万亿元左右,2022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8万亿元。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市场中不良资产的巨大规模及其处置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