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拆事件引发居民抗争,法律争议持续发酵

editor

7 月 9, 2025

近期,北京昌平区与东城区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非法强拆事件,数十名警察和保安人员闯入民居进行强拆,遭到居民的激烈反抗。在昌平区东小口镇的都市芳园小区,多户居民反映,在未收到法院裁定或正式拆迁通知的情况下,身穿便服的人员强行破门,实施拆除,造成居民财产严重损失。

6月30日,昌平区的强拆行动引发了居民的愤怒与抵抗。一名老年男子为了保住自己的房屋,手持斧头登上屋顶与拆迁人员对峙,尽管他勇敢地抗争,但仍难以抵挡对方的强大阵容。现场的多段视频显示,拆迁过程中,屋内的家具、电器和生活用品均遭到严重损坏,且没有采取任何防雨或保护措施,令居民的损失更加惨重。

据一名外卖送餐员马先生透露,当地自去年以来便开始拆除所谓的违章建筑,目前拆除的主要是拒绝搬迁的“钉子户”。他描述了强拆当天的情形:“那天下着雨,拆迁人员将房顶拆掉,水直接灌进屋里,沙发和床都泡了,电器也坏了。业主根本没有地方可以申诉。”他还指出,拆迁人员并未出示任何合法文件,仅称“上面有指令”。

随着事件的升级,7月1日的对峙更加激烈。众多网络用户纷纷转发了老人手持斧头与拆迁人员对峙的视频,显示出当局出动了两部吊机进行拆除,而多名穿制服的人员则试图控制现场的居民,导致激烈的肢体冲突。

对此,北京法学研究者安平指出,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实施拆除行为必须取得行政决定书,并经过法院的确认才能强制执行。他强调,任何未经过法定程序的“临时决定”都是违法的,像这样的强拆行为明显侵犯了居民的财产权。

而在7月8日,东城区龙潭路与双玉南街一带再次发生强拆事件,警方及相关人员试图对一户“涉嫌违建”的房屋进行拆除,然而由于住户拒绝开门及其亲属的抗议,拆除行动未能顺利进行。

网络观察人士指出,都市芳园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讨论,主要是因为拆迁缺乏法律依据,且居民在雨季中遭受了实质损失却无处申诉。老人持斧守屋的画面成为了中国普通人抗争权利的象征,反映出基层民众在缺乏司法保护时的无力与愤怒。

截至目前,昌平区政府、东小口镇政府及辖区法院仍未就此事件做出公开回应,公众对此事的关注与讨论仍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