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信承包商集会抗议不公待遇 警方出动镇压

editor

7 月 14, 2025

在7月7日,河南郑州市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河南省电信分公司门前,数百名来自各县市的“驻地网”承包商聚集,表达对公司霸王条款的不满。然而,他们的维权行动遭到了警方的强力镇压。

顾勇(化名)是一名来自开封的承包商,他告诉记者,尽管现场参与者大约有三四百人,但由于聚集较为分散,难以看出人数的庞大。承包商们高喊着“电信诈骗”的口号,但很快,当地政府调动了数十名警察,将他们围住,现场发生了肢体冲突,几名承包商在冲突中受伤并被带走。

顾勇表示,实际上还有许多承包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抵达现场,若所有人都参与其中,维权的人数可能会超过上千人。此次维权行动的导火索源于河南电信停止与他们的合作,推出了一种新的“店包区(乡)”合同。顾勇对此表示,这种合同实际上是对承包商利益的强行剥夺,“关键在于我们的个人资产,国企不能随意剥夺。许多人甚至没能收回成本,就被强制没收,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为了迅速占领宽频市场,河南电信在全省推广“驻地网”合作模式。早在2014年,顾勇与电信公司签订了承包协议,承诺每月可获利十余万元甚至百万元。然而,实际运营的经历让他感到深陷困境。最初,电信公司仅提供信号资源,顾勇需要自行投资建设网络线路,与各个通信和电力部门协作,进行施工和设备采购,所有维护工作均由他独自承担。

顾勇回忆,最初双方的利润分成为五五开,但随着时间推移,电信公司不断降低承包商的端口代理费,利润空间大幅缩减。尽管他投入了二三十万元,发展了近500户用户,但每月只能获得几千元的收入,几乎无法雇佣人手,工作条件也相当艰苦,最后不得不将项目转交给父亲运营。

“很多人甚至连成本都没能收回,有些承包商的投资高达上百万元,而在新政策下,他们根本无法生存。”顾勇感叹。根据新推出的店包区(乡)模式,承包商需自行承担乡镇网络资产的维护和人力成本,并强制配置三名员工,同时设定了苛刻的考核指标,极大限制了承包商的权利。

顾勇认为,河南电信此举是为了将承包商辛苦建立的用户群体强行收归国有,堪称“抢劫”。他指出,电信公司内部人员对此也心知肚明,推出新规的原因很可能是上级的指令。

记者尝试联系河南电信进行评论,但未能接通电话,发出的邮件也没有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