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刘永锋教授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享年48岁。这位求是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于3月5日因医疗抢救无效去世,给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刘永锋教授于1977年出生,先后在浙江大学完成硕士与博士学位。自2007年起,他便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并在2012年晋升为教授。他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储氢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性能调控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为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教授的离世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网络上流传的一封由其遗孀撰写的公开信中提到,刘教授于1月21日出差至西安参加会议时,突发脑溢血,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但最终未能挽回生命。公开信还透露,刘教授在出事前一年内实际工作日达319天,其中出差135天,且在多次工作至深夜10点,这些信息引发了家属对其健康状况的担忧,怀疑过劳可能是导致他突发疾病的原因。
令人痛心的是,仅在2023年中,大陆多起青壮年猝死的事件频频见报,令人深思。3月3日,河南郑州的“菜刀哥”李坤朋因急病去世,年仅39岁;而在2月,多个年轻人的去世消息接踵而至,包括中国女网红“猫又又”、中共山西忻州市委前常委刘婷芳、贵州医科大学的39岁博士娄华勇等,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刘永锋教授的离去,不仅是家人和朋友的重大损失,更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他的研究成就和对学生的影响将永远铭刻在众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