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佛山首次发现的基孔肯雅热病毒正迅速蔓延,最新数据显示,除了省外的澳门和北京也报告了病例,广东省内已有12个城市受到影响,确诊病例接近五千。为应对疫情,当地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灭蚊行动,但居民们对一些做法表示质疑,认为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佛山市顺德区卫健局于7月15日首次通报基孔肯雅热疫情,至7月27日,广东疾控局已确认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本地病例。仅在7月20日至26日的短短几天内,新增病例便高达2940例,全部为轻症,尚未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根据官方数据,病例主要分布在佛山(2882例)、广州(22例)、中山(18例)、东莞、珠海、河源各3例,以及江门、阳江、肇庆各2例,清远、深圳、湛江各1例。
尽管官方数据看似令人安心,但由于中共当局一贯的隐瞒疫情作风,实际病例数可能远高于公布的数字。为此,佛山已指定53家医院作为定点收治机构,并增加至7220个防蚊隔离床位,以应对不断上升的确诊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白纹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尽管大多数患者仅出现轻微症状,但新生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健康风险。
随着疫情的扩散,佛山政府发起了“运动式”灭蚊行动,部分村庄甚至要求清运所有农作物和农用工具,连荒地和绿化带都未能幸免。7月24日,东村集团发出通知,要求所有村民在7月25日前清理农作物,平整土地。而有居民则在网络上发声,批评这种做法为“表演式工作”,认为这是在斩草除根,目的是不让他们继续种植。
此外,网络上流传的视频显示,许多穿着红色背心的工作人员排成长龙,忙于清理花盆。而在7月25日的灭蚊行动中,工作人员在街头喷洒消杀药物,浓烟四起,网友们戏谑道:“最终被蚊子药熏死的,恐怕比被蚊子咬死的还要多。”
有居民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了家中摆放的大量蚊香,然而也有网友反映今年蚊子的侵扰情况尤其严重,甚至对驱蚊产品的效果提出了质疑。一些居民批评官方的防疫措施不力,指出尽管有组织灭蚊行动,但积水和蚊虫滋生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灭蚊行动的持续,广东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仍在牵动着人们的关注,民众期待能有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来保护他们的健康。